作者 / 坦克
短短10天内,电影行业格局骤变。
上周三,环球影业与全美第一大院线AMC达成一致:打破之前业内约定俗成的3个月院线窗口期政策,允许环球影业及其旗下公司的电影在院线上映17天后(首周3天+两个自然周),就可以在网络上线走高端付费点播(PVOD),而AMC则可以从点播费用中分得大概10%的利润。仅仅一周之后,作为原本预计2020年上映的迪士尼S级大片《花木兰》突然宣布放弃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部分欧洲国家等已经上线Disney+的票仓市场,宣布该片将在9月4日正式上线进行付费点播,该事件继续在行业内外引发轩然大波,影响力与舆论讨论度甚至远超这一变革模式的始作俑者《魔发精灵2》。而与好莱坞相隔1万公里的中国内地,在影院复工伊始,也悄悄地进行着窗口期的变革。上周五刚刚公映的彩条屋动画《妙先生》,在仅仅上映了三天后就官宣将于今天(8月7日)正式登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进行付费点播,把该片的院线窗口期压缩到仅有7天。是什么在促成中美两大电影市场几乎同时选择向电影的院线窗口期开刀呢?作为全球最发达的电影市场,好莱坞向来是“见风使舵”的。
▲2017年,Netflix出品发行的奉俊昊导演《玉子》在法国戛纳遭遇抵制
相比Netflix2017年在戛纳遭遇的风波,从一开始Netflix在好莱坞就是“顺风顺水”的。而对比法国足足长达36个月的院线到流媒体的“变态”窗口期,好莱坞一般默认的3个月时长,也可以说是相当仁慈了。其实,好莱坞压缩窗口期的制度很早就已经在其他海外市场实行了。例如其实包括环球、华纳在内的公司出品发行的电影,也会在韩国本土上映一个月之后,便上线韩国的在线点播平台进行付费点播。这也是不少好莱坞电影才刚刚上映一个月,甚至中国内地还未上映的情况下,就泄露出带有韩文硬字的普清盗版资源的原因。那么环球此次把把窗口期从90天压缩到17天,真的会对旗下影片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吗?虽然环球选择了17天的窗口期,但这个17天只是环球选择的最低长度,实际操作时,针对不同影片,环球也可以在17-90天之内任意选择院线窗口期。对于A级大片来说,环球显然不会选择北美上映后17天后就直接上线点播平台PVOD,尤其是动画片的票房后劲仍然较为强劲,另外相当一部分影片,尤其是7-8月暑期档大片来说,其在中国内地的档期都会延期1-2个月才会上映,如此迅速上线PVOD,也就直接相当于放弃了一半的中国市场。但是,对于中等成本影片以及小成本恐怖片来说,原本90天的窗口期的确是太长了,因此17天的窗口期已经足够,院线获得的口碑还会让点播平台拥有更高的流量。即便对于A级大片,之后的窗口期也可以更加灵活,例如可以选择上映后60天上线PVOD,届时大多数海外市场已经基本下映,相比以往短了30天的时间,在点播价格和对用户吸引力上,也会比之前的90天更有利。以上分析来看,环球影业的利润获得了最大化,而AMC因为率先与环球影业达成共识,也能从中分一杯羹,由此来看,其他没有跟进的院线以及没有任何谈判话语权的私人影院,则即将面临着“灭顶之灾”,在疫情和窗口期缩短的双重打击下,不少小影院或许最终都不得不退出电影市场。无论是环球,还是华纳、索尼、派拉蒙乃至狮门影业,都是大片+小片并行的发行策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唯大片论”的迪士尼影业依旧不会放弃院线发行这块大蛋糕时,《花木兰》的出现击碎了这一假象。《花木兰》放弃北美市场,
《黑寡妇》会步其后尘吗?
在染指《花木兰》之前,其实迪士尼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原本预计院线发行的童话改编电影《阿特米斯的奇幻历险》《独一无二的伊万》以及官摄音乐剧《汉密尔顿》相继在4-6月选择放弃院线,登陆Disney+,不过以上三部电影都是会员免费制,并且成本基本都控制在了1亿美元左右,虽然难以单单凭借上线流媒体就实现回本,但也算给自家流媒体平台“添砖加瓦”了。事实上,Disney+的成绩也是最近两年新兴流媒体中最好的,相对比Apple TV+、Peacock、HBO Max不足千万的订阅量,Disney+平台上线仅8个月就已经完成了原来预计2024年6000万-9000万目标里的下限值。但对于《花木兰》来说,迪士尼已经付出了至少3亿美元(2亿制片成本+1亿宣发成本)的花销,对于已经进行了大规模宣发的本片来说,如果不尽早上映的话,资金使用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摆在《花木兰》面前的,似乎也只有两条路,没有退路:要不和《信条》一样,硬刚上映,要不像《魔发精灵2》一样,上线流媒体。最终,《花木兰》选择了和《信条》完全不同的路,并选择在同一天(9月4日)与《信条》硬碰硬较量。对于北美观众来说,你是冒着感染新冠疫情的风险去影院看“诺兰”,还是一家人在家里沙发上看“花木兰”呢?其实相比《信条》来说,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花木兰》的最终能否收回成本,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网络在线点播的付费生态都已经相当成熟,《魔发精灵2》都凭借在线点播入账近1亿美元,《花木兰》达到2倍还不容易吗?而以中国内地为首的广大海外市场,即便市场距离疫情爆发之前有所缩水,但是仍将大概率整体斩获2亿+美元的票房成绩。可以说,《花木兰》选择“院转网”虽然注定无法取得之前北美3亿+,全球近10亿票房的利润,但是相比在北美疫情愈演愈烈、欧洲疫情二次反弹的当下和《信条》一样直接全球上映的方式,“院转网”的策略显然更加稳妥,这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策略。但是《花木兰》的“院转网”,也给予了后续1-2年内好莱坞A级大片新的选择,从目前北美疫情情况来看,除非有效疫苗大规模投入使用,否则在未来至少半年内,院线大片市场都不会恢复正常。面对公司持续亏损,《王牌特工:源起》《神奇女侠2》《黑寡妇》等预计今年年内上映,并且已经正常宣发的影片,是否也会步《花木兰》的后尘呢?相对比好莱坞片方与院线之间的血雨腥风,中国这边却要相对平和的多。虽然年初《囧妈》率先“院转网”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而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整体“院转网”电影虽然几乎每个月都不间断,但从《肥龙过江》《大赢家》到《我们永不言弃》《征途》,整体还是相对和谐的。即便是院线窗口期被压缩到只有7天的《妙先生》,也并有太大的声量。作为光线彩条屋出品的动画,《妙先生》原本是定档于去年12月31日的,并且在上映前经过了小范围点映,但最终却在12月30日上映前一天紧急撤档。其实,从7月27日公布的发行通知上密钥仅有7天来看,光线早在两周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仅仅公映7天就上线视频网站的准备。而根据网传消息,在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王长田也提出了有关于可以适当压缩部分影片院线窗口期的议题。相对比好莱坞三个月90天的标准窗口期,中国内地影市的标准窗口期更短,一般只有30天。因此大多数影片的密钥也只有30天,只有票房成绩较为突出的影片,才会选择延长密钥到60天或者90天。但是对于内地影市来说,其实30天的窗口期对于大多数电影来说,还是有可压缩的空间的。大多数电影在上映的第三周、第四周每天的票房入账已经跌破10万,并且上座率也会偏低,继续占用院线资源也并不有利于市场发展,而如果提前2-3周上线视频网站,不仅仅会为片方争取到更大的版权费用,让中小体量影片多一部分收入,还会让院线排片的资源更加合理。当然,这个窗口期还是需要片方确定,如果是的确想要长线放映的艺术电影,依旧拥有30天放映的权力。当然,目前内地电影市场距离完全放开窗口期,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与相关政策建设,例如院线电影在视频网站的点播费用,是否需要接入专资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规范。院线窗口期是否依然需要给一个最低压缩限度,是7天好还是14天好?这还需要行业自身未来更多的考虑。《妙先生》此次率先压缩窗口期引发的行业讨论与变革,或许在内地影史的意义已经远大于这部电影本身。
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100部国产电影|特别策划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